强音接续,深圳高质量发展马上付诸行动 | 深政一周
岭南春来早,人勤春更早。节后开工伊始,广东召开规模大、规格高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擘画高质量发展奋进蓝图。
今天,高质量发展强音在深圳接续——深圳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点击阅读:深圳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 跑起来 抢时间 争一流 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开年头两天,省市两级高质量发展大会毗连,强烈传递出抢时间、抓机遇的紧迫,以及积极动员全省、全市上下加快投入高质量发展的殷切。
01
马上开始付诸行动
时刻保持战斗状态
兔年南粤大地的高质量发展,一刻都没有耽误。
深圳将以何种姿态在高质量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勇当尖兵,备受各界关注。
在今天的全市高质量大会上,深圳郑重宣示:
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片刻不能等待、片刻不能迟疑、片刻不能懈怠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干好每一天的坚定决心;擂响奋斗战鼓、吹响奋进号角、昂扬奋发精神,动员和号召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干部群众争先恐后、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必胜信心,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深圳在高质量发展中坚决走在前列、勇当尖兵。
“不等待、不迟疑、不懈怠” 强调了决心;“擂战鼓、吹号角、扬精神”强调了信心;“争先恐后、争先进位、争创一流”强调了进取心;决心坚定、信心十足、奋发进取,深圳在实践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姿态昂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好局起好步至关重要、意义重大。
深圳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明确把提信心是当务之急,稳增长是全年头等重任,防风险是底线要求,抓创新是根本之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中心任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发展基础,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必须有突破性进展,改革必须增动力添活力,开放必须实现丰硕成果,民生必须每年都有新气象作为今年重点工作。
而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深圳锚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刘国宏认为,提信心、稳增长、防风险,是稳住经济大盘、恢复常态增长的重要之策;抓创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双招双引、改革、开放,是实现策略、模式转变和安全韧性发展的关键之举, 民生则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的重要保障,系统性抓好这十个方面工作将开创深圳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马上开始付诸行动、时刻保持战斗状态。全市高质量大会后,2023年全市首批重大项目开工仪式接续。
本次新开工项目共266个,总投资约329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约535.6亿元。其中政府投资项目145个,社会投资项目121个;涉及产业领域项目96个,基础设施领域项目70个,民生领域项目70个,房地产领域项目30个。
记者观察到,在所有投资项目中,产业投资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高、年度计划完成比例最大。须知,产业投资的结果是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服务能力,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也从根本上保障了经济“稳”中有“进”目标的实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02
改革创新:
高质量发展的深圳担当
南粤广东为何将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摆在如此突出的位置,我们不妨回顾昨天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认清摆在广东面前的现实:
一、广东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
二、过去,广东用40多年的时间,在量的积累上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全面超越了亚洲“四小龙”。现在,量的增长到了平台期,质的突破还处在酝酿期,广东同发达经济体的差距主要也在质上。
如何扭转这些不利局面?答案就是高质量发展。
过去很长时期,广东以及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发展都是基于人口、土地、资源等的“要素堆砌”型增长,而高质量发展要求将发展动力转变为“创新驱动”。这也是全省高质量大会赋予深圳的明确任务分工。
大会强调,党中央接连赋予广东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南沙三大平台等重大机遇,部署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还有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广州期货交易所、华南国家植物园、深圳“国际红树林中心”等重要项目,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深圳元素多次被提及,也为深圳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提供了明确目标方向——持续深入地改革创新。
刘国宏认为,深圳应该紧抓改革开放、市场化、毗邻香港这三大关键,在深化营商环境改革、壮大市场主体、前海、河套等重大深港合作项目、谋划面向海洋拓展资源等方面寻求突破、发挥优势,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支撑整个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昨天的全省高质量大会上有两家深圳企业做了发言。其中,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今年投资计划增长30%,利润增长25%,充分发挥身处大湾区的战略优势,加速打造国家网信事业的核心战略科技力量。
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将全力以赴推进深圳12英寸特色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工程建设,该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实现通线投产,满产后将形成年产48万片12英寸功率芯片的生产能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两家在深央企迈向高质量发展,既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重任,同时也引领带动了整体经济的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
03
实体经济为本支撑高质量发展
昨晚(1月28日),深圳公布2022年全市经济运行情况,深圳地区生产总值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点击阅读:稳字当头 稳中求进!2022年深圳GDP32387.68亿元,同比增长3.3%)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先从经济增长结构看:2022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8%;规上工业总产值45500.2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首破万亿元大关。
这也是深圳首次实现工业规上总产值和全口径增加值全国城市第一。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增长,再看投资结构:2022年,深圳固投同比增长8.4%,增速跃居一线城市第一,以较大幅度高于全国和全省。其中,工业投资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增长19.2%,制造业投资增长15.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3%。
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冠疫情的超预期冲击的不利影响下,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2%,达9708.28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全省2.4和0.6个百分点,与传统“社消零”大市的差距缩小,反映出深圳去年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双统筹”的成效。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假期,深圳的各项经济指标也展现出强势复苏的态势。根据银联商务大数据统计,春节假期7天,深圳全市线上及线下整体消费金额约197亿元;接待各地游客302.47万人次;记者在对深圳零售、餐饮商户的采访中,很多商家表示,基本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的营收水平。
而在昨天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透露1月1日—1月15日,深圳全行业增值税发票开票金额增长22.2%,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0.2%、4.4%。
04
结语
从“有没有”到“好不好”三个字的转变,背后凝结的是发展策略、发展模式、发展状态的变迁。唯有通过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唯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实现现代化,广东只此一路,别无他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系于你我。我们正在书写历史,或挺立潮头、不息求索,或懈怠不前、碌碌无为。呈现什么样的未来,要看今天的行动。
主笔 / 崔波
编辑 / 何欢